一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因地制宜及时调整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增量政策,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大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面推行房票安置,促进商品住房“以旧换新”,用活用好房产超市,组织开展住房促销活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优化公租房房源,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3700套(间),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过渡性住房问题。强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推行“按套抵押、逐套解押”模式,主城区全面实行“网签即预告”“交房即发证”。
二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万企大走访”活动,为建筑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建筑业发展,大力推广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引导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投入,不断提升建筑施工的工业化、智能化水平。引导企业抢抓新基建、城市更新等机遇,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积极拓展外地市场。聚焦中东、东南亚等成熟市场,用好各类资源和渠道,持续加大企业推介和市场开拓力度。
三是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出台《南通市市区城市更新办法》,统筹城市体检和专项规划编制,完善更可持续的政策技术体系。制定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科学规划引领、安全韧性提升、综合区域焕新等十大行动,有序推进唐闸古镇、国际家纺城、寺街西南营街区等重点片区更新改造,水岸联动实施濠河景区更新改造工程。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推进住宅小区加装集中充电设施,推进既有住宅加装更新电梯。
四是提升城乡功能服务品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创新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供水管网。拓展公园绿地体育服务功能,实施15个“通小园”项目,新增20处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积极培育特色田园乡村,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扎实做好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保护、乡村治理等“后半篇文章”。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及时发现和处置房屋安全问题。落实消防审验责任,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审验相关问题整治。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坚决守牢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充分发挥城市生命线安全系统作用,新增接入物联感知设备2000套。统筹城市内涝治理,做好台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防范处置,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