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步推进城市更新
抓实破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破旧片区城市更新工作要求,坚持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原则,围绕“2+5+2”试点项目,有序推进试点项目的更新改造工作,同时开展新一轮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研究启动工作。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根据申报的2021年中央补助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完成主城区48个老旧小区78个项目的改造整治工作,指导全市统筹推进96个老旧小区改造整治。
二、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市县一体管控,全面稳控市场。将通州区、海门区同步纳入“双限”调控政策应用范围,市区全面实行地价房价“双限”机制及最高备案指导均价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县一体化管控体系,建立房地产调控考核问责机制,对房价波动幅度超过年度调控目标的地区视情问责。全面谋划发展,形成规划方案。形成我市“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和房地产市场调控“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加快系统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监控体系,实现全市范围房屋网签备案系统全国联网。关注市场形势,做好政策储备。做好购房资格、贷款比例、转让条件等政策储备和预案,根据市场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出台调控政策。
三、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科学调整主城区拆迁安置房布点规划, 2021年主城区新开工安置房4000套。积极申报棚改建设计划,争取中央棚改补助资金、棚改配套基础设施补助资金和省棚改引导资金。实施租赁补贴提标扩面,动态调整补贴标准,将保障对象由户籍人口转向常住人口,稳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打造“智慧公积金”,研究公积金贷款集中审批,全面融入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四、提档物业服务品质
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健全物业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做好小区基础数据调研,逐小区排查梳理问题清单,按照一小区一标准一方案落实整改,提升服务品质。强化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监督,进一步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筹建、选举工作,提供工作指导,及时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力度,持续深化“421”常态检查,重点检查小区环境维护和电梯、消防安全管理中物业企业履职情况,完善信用信息“红黑榜”制度,加强对项目经理的管理考核。
五、促进建筑行业转型发展
全年实现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建筑业产值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增幅、力争全省前列;创鲁班奖、国优工程3-5项;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BIM技术集成应用,推动智慧建筑产业发展,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
六、提升村镇污水处理质效
全面推进分散农户污水治理,2021年,每个县(市)区建设10个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示范村,每个示范村完成治理农户数1000户。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2021年底各县(市)区建成区30%以上的面积建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污水直排口和管网空白区。
七、推动建设美丽宜居城市
积极构建有利于推动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强试点项目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市发展由事后发现、检查和处理向事前监测、预警和防范转变;探索研究 “自评估、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评价”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建立城市、城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协同推进的体检模式;保障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群众参与度,广泛征求民意,充分了解地区发展和民生诉求,结合地区发展和公共利益,确定建设需求。
八、打造美丽田园乡村
分类引导培育特色小城镇,其中有条件的打造成为重点中心镇;规范宅基地和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加强村落空间特色塑造,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和居住功能品质;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组织乡村振兴美丽村创建,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全域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危旧房改造长效机制。
九、强化住建领域质量安全行业管理
突出轨道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通过工程监测、现场巡视、视频监控等方式,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防控重大风险;研究制定《南通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明确验收主体、细化实施方案、规范验收行为,确保工程验收合格的前提下保障工程有序推进。加强房建工程安全监管。根据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以信息化推进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运用信用管理、许可验收等综合手段,强化两场联动,提高监管效率。强化新建成品住宅质量管理。深化开展房屋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常态化联合巡查;做好住宅用户开放日活动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工作;探索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市场化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机制,重点加强成品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研究。提升消防审查验收效能。建设统一的消防审查、验收(备案抽查)数字化系统,解决消防审批工作“体外循环”问题,实现申报“无纸化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