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罗汉松
拉丁名:Podocarpu macrophyllus
科属:罗汉松科 罗汉松属
树龄:771
保护等级:一级
省级编号:JSCSNT002151
市级编号:1001
地理位置:普贤寺
形态特征:罗汉松,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浅纵裂,成薄片状脱落;枝开展或斜展,较密;叶螺旋状着生,条状披针形,微弯;雄球花穗状、腋生,基部有数枚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有梗,基部有少数苞片;种子卵圆形,有白粉,下部有肥厚的肉质种托,形似“罗汉袈裟”,极具辨识度。花期4-5月,种子8-9月成熟。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短期可耐-5℃低温,适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喜光但耐半阴,幼苗需遮荫,成年树在全光照下生长更健壮。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耐轻度盐碱,忌积水。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数百年。
园林应用:孤植、对植或列植作庭院树、绿篱。寺庙、古典园林中常见。
观赏价值:造型多样,耐修剪,易蟠扎,是盆景和造型树的优质材料,如云片式、悬崖式等。叶片浓绿光亮,冬季不凋,观赏期长,象征长寿与吉祥。
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镇宅辟邪”“长寿安康”,常与竹子、南天竹搭配种植。
历史典故:峨眉山普贤寺始建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至今已1000年。是市区最古老的树。据史料记载,普贤禅寺建于明代,毁于民国战乱,于1992年重建,定一老和尚受邀前来担任住持。经过岁月的蹉跎,罗汉松本已残枝枯萎。老和尚住持重建的第二年,原本枯死的罗汉松竟然重现生机,新枝萌发,一派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