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0375号提案的答复(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
来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2-10-26 12:19 累计次数: 字体:[ ]

陈玉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切实贯彻国家、省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文件精神,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品质提升,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一、老旧小区改造基本情况

近些年,我市根据省住建厅的总体工作部署,南通市在加快城市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进程中,始终把推进老小区适老化作为老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把改善群众宜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老小区改造的方法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一)组织领导及工作机制

1.建立改造推进统筹协调机制。南通市在加快城市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进程中,始终把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宜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市政府成立城市更新改造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全市8个县(市、区)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强化统筹指挥力量,统筹发挥相关部门(单位)专业力量,组建综合协调、拆违拆破、技术指导、工程推进和督查考核等专班,建立定期会商、检查、抽查、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制度,统筹推进改造各项工作。

2.建立改造项目生成机制。2021年市住建局牵头组织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做好属地内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的摸排工作,全面统计小区的规模,业主户数,居住人口等情况,一个小区建立一个档案清册,在此基础上,征求广大业主的改造愿望,明确小区改造的对象范围和内容,完成了需要改造老旧小区项目库和“十四五”城镇老旧小区规划编制的上报工作,力争3-5年时间完成各县(市、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小区改造工作。

3.建立配套政策技术措施。制定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群众工作导则、改造设计导则、管线综合导则、现场施工管理导则、改造项目星级标准化工地考评管理办法);2021年把市区老旧老小区改造列为城建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考核项目加以督促推进;2022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南通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通政办发〔2022〕61号),强调尊重居民意愿是老旧小区改造及运行管理的前提,按照自下而上、居民自愿的思路,建立健全群众参与、评价、反馈的良性沟通机制。按照系统化思维,科学编制改造规划和方案,既要“一区一策”“一栋一策”,也要注重与美丽宜居住区、绿色社区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集约整合和优化更新。继续完善老旧小区改造标准和技术导则,进一步提升社区就业、居住、学习、出行、健康、安全、游憩等服务功能,加强适老及适儿化改造、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努力为居民提供更舒服的居住条件。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创新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把“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

(二)年度开工改造规模及投入情况

2020-2022年,全市计划总投资536681万元,完成改造小区235个,建筑面积1260万平方米,涉及133911户。资金来源方面,上级补助97273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37904万元,专项债券181600万元,社会资本19235万元。

(三)“十四五”拟改造老旧小区(2000年前建成)数量、改造内容和投入情况

全市十四五期间拟改造老旧小区412个,计划总投入约808136万元。

拟改造内容包括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包括供水、供电、供气改造,雨污分流,道路修缮,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及智能化改造,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等。

(四)“十四五”后三年老旧小区改造考虑、分年度改造计划及预计各种渠道资金筹集情况

根据各县(市、区)报送的材料,全市“十四五”后三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242各,初步计划投入38亿元。

二、老旧小区改造的经验做法及成效

推进市区老小区整治改造,跑出南通“加速度”,为全市老小区改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推进老小区改造的主要经验做法

1.将科学合理规划与听取群众意见相结合。在方案规划设计阶段,街道、社区统一部署、宣传发动,重点宣传改造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工作要求,统一“一个声音、一把尺子”量到底。通过发放居民征询意见表、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党员会议、邻里理事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和居民意见的收集整理。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再着手进行改造方案的规划设计工作,确保改造能够解决居民实实在在的问题,得到居民的支持和理解。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主动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企合作,对小区车行道闸、人行通门、单元监控等智能化设备进行更新,并与政法委平台进行信息共享,确保改造好的小区安全与便捷。

2.将表面美化更新与基础硬件巩固相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注重整体规划与品质设计。采用多团队设计、多方案比选、多风格展示,减少同化性。方案设计以补齐基础设施、完善功能设施、提升服务设施为目标,把环境脏乱差整治、智慧化社区打造作为重点,同时与自来水、供电、弱电、燃气、路灯等专营单位有效衔接,确保地下雨污网管与配套管网管位清晰。地上屋面、外立面、停车位、道路、景观、绿化等改造与地下管网改造同步实施,确保一次改到位,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在品质设计上,注重城市单元的有机协调,加强人本化设计、文化创意设计、功能艺术设计,注重线条有序、颜色协调、错落有致、元素鲜明,提升崇川城市整体品质。

3.将拆除违章建筑与满足多样需求相结合。由属地街道组建拆违工作组,区城管局做好面上协调指导,开展联合拆违行动,全面拆除楼顶、底层庭院内外、突出外墙构筑物等违章搭建。为便于楼幢立面改造,保障施工安全,施工前按要求组织拆除影响施工的防盗窗、晾衣架、雨棚等设施,清理庭院内堆积物。对于拆除的防盗窗、晾衣架等,区里按要求实行“拆一还一”政策,方便居民日后生活需要。拆之前,工作组入户与居民进行友好协商,签订帮拆协议,对于居民提出合理的个性化需求,在政策范围内尽量满足,争取居民理解与支持,确保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4.将解决眼前问题与系统长远预见相结合。区级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查,形成修改意见。完善后的方案要进行公示,征求居民意见。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合理建议认真吸纳,不合理建议针对性沟通。在此基础上,市级牵头邀请相关部门对方案进行联审,确保停车位和绿化等布置合理,方案可实施,能落地。

(二)推进老小区改造的主要成果

一是更加注重民情民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作为示范引领的省级宜居示范工作更是切实解决百姓生活不便,居住体验不佳的重点工作。为了将好事做实,好事做好,各县(市、区)联合街道、社区多次征求小区民情民意,召开多轮座谈会、方案评审会,吸取合理意见建议,真正让居民对自己的小区出谋划策,广泛参与。

二是探索宜居适老改造。市区崇川区推进环城南路11号小区老旧小区建设实施,以濠河风景整体规划为切口,整体谋划外立出新,保持与周边仿古建筑风格相一致;去年以来,主城区推进108个老旧小区拆除违建,对业主擅自加装的围护式防盗窗拆改,统一安装1.2米的宽的晾晒架,并得到广泛支持。推进小区内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增设停车位,因地制宜推进居家养老配套设施。崇川区易家桥壹号院、如皋市团结小区边改造、边探索、边提升,积极推进工作体制机制创新,让居民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推进小区内设置集养生保健、图书阅读、棋牌娱乐、交流谈心等不同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用房,在合理区域安装法治文化长廊和便民宣传栏,营造小区文化氛围,满足小区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小区楼道增设无障碍通道、安装空间扶手和便民折叠椅,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启东市、海门区推进老小区综合整治,融合党建示范引领,坚持宜居适老,打通适老通道、打造独立空间、增设适老设施,满足个性需求。

三是推进社会资本参与。各县(市、区)老小区在推进宜居示范住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推进老旧小区加装机动车充电桩,通过招标引社会资本参与自负盈亏;推进强弱电下地,协调供电部门对电线杆下地方案进行勘查设计,协调自来水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对小区的地下管网进行重新布局,政府协调参与企业自行承担预算外费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推进智能化垃圾分类。如皋组织施工单位赴上海及外地县市学习垃圾分类经验,在老小区建立两新型垃圾分类房,成立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点,建设无水降解智能化厕所,成为一大亮点。

(三)保障服务,支持配合既有住宅业主加装电梯

2019年以来,南通市市本级、海门、如皋、启东从相继出台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2021年5月,市政府对《南通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明确了既有住宅4-7层楼财政补贴标准,充分调动既有住宅业主加装电梯的积极性,为加快推进住宅加装电梯,确保市本级推进加装电梯50部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推进老小区改造规划方案设计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对于符合加装电梯要求的单元,经业主申请街道提出,在方案设计的时候统一预留电梯基坑,避免重复开挖和布线。截至2022年8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加装电梯135部,市主城区47部,今年全市既有住宅加装47部,市主城区28部,目前正在施工90部。

三、“十四五”目标和工作思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根据“十四五”城镇老旧小区规划和市政府城市更三年行动计划,力争3-5年时间完成各县(市、区)2000年建成的老小区改造工作。

(一)因地制宜确定改造内容和标准。根据不同小区的类型,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做到一小区一方案。针对建成年代久远,配套设施破损严重的老旧小区,采取推倒重来,彻底改造的方案实施。对于相对完好的老旧小区,分成三类实施。一是保基本类。做好小区内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二是提升类。在保基本的基础上,改造一些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住宅加装电梯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务类。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设“完整社区”,改善居住条件,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店等社区公共服务。

(二)加强宣传引导业主全程参与。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的原则,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积极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保证改造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改造取得预期效果。

(三)推进创新社会资本投融资机制。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探索金融以可持续方式加大支持力度,运用社会化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建立多元融资机制。

(四)探索建立后续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做群众思想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居民花钱购买服务的意思。让居民充分协商,指导居民组建业主委员会,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的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小区改造的成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将继续牵头做好老小区整治改造工作。

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09-09